9月21-22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安徽省銅陵市人民政府、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銅陵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銅陵市銅業協會、銅陵學院、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銅陵市綜合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年中國銅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暨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銅陵)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安徽省銅陵市盛大召開。共有500余家銅加工相關企業,900余人參加此次盛會,其中副總經理級別以上人員450余人。
大會由開幕式、主題報告會、中國涉銅高校材料學院與研究院院長論壇、銅加工市場與資本論壇、銅板帶箔產業發展論壇、銅管棒線及特種加工產業發展論壇、現場參觀七部分組成。其間還包含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專題論壇、創建銅業學院銅基新材料產業共性研究中心座談會,銅期貨交割庫座談會等活動。銅管棒線及特種加工產業發展論壇主要聚焦國內銅管棒線及特種銅加工產業發展,吸引了銅管、銅棒、銅線、特種加工及上下游相關企業行業代表參會?,F將該分論壇專家報告加以整理,以饗讀者。
該分論壇由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俊和銅陵有色銅冠黃銅棒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克留分別主持。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斌作為論壇主席做會前致辭。
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斌致辭
銅陵精達特種電磁線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俊主持
銅陵有色銅冠黃銅棒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克留主持
王文斌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創新驅動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建設創新性國家也成了為全社會的主要任務。在有色金屬加工領域,我們已經實現了99%的各類新材料實現國產化,但是在每個細分領域,還存在最后的1%甚至是0.1%還依賴進口,其中有技術難度大的,有市場容量小的,也有投資回報率低的等等,希望大家能通過論壇充分交流,去發現、去挖掘,共同推進該細分領域自立自強。并分享了斯瑞新材關注的幾個新方向:(1)光伏行業降成本主要有兩個路徑:一是以銅及相關產品代替銀;二是切割硅片目前正在用鎢鑭線代替金剛線,未來希望一種銅合金線強度大于6000Mpa,線徑0.02mm以下,單根大于100公里以上。(2)新能源汽車行業對銅及銅合金線束需求很大,但是隨著溫度升高,銅材料導電、導熱下降,嚴重影響產品性能,希望能開發一種在200℃時穩定運行的銅合金材料。(3)美國、臺灣地區銅石墨烯超細絲(小于0.02mm)、箔已經批量生產,導電率達到119%IACS以上。(4)其他諸如銅鐵合金箔材、高鐵銅合金(鐵含量45-60%)方面的研究。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俊文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俊文作題為《中國制冷空調行業近年來運行情況簡析及“雙碳”目標下的行動》的報告。他首先從行業近年來情況、運行特點、“雙碳”行動等全面介紹了制冷空調行業的基本現狀,近年來,房間空調器產量在2億臺以上,家用冰箱在8-9千萬臺,冷柜2-3千萬臺,繼續保持全球制冷空調設備的消費第一大國地位。制冷行業在節能、高效、減排、回收及廢能利用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諸如:《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制冷劑替代及淘汰管理工作等等。白俊文秘書長在行業及產業鏈展望中詳細介紹了銅材在制冷行業的應用,其中50%以上是各類換熱器用銅管,20%左右是室外機與室內機連接用銅管、制冷系統各零部件間連接用銅管及接頭、分歧管等異型銅管件。他介紹,雖然目前銅價高企,但是行業鋁代銅方面主要是全鋁微通道換熱器作為單冷機的冷凝器得到一定應用并逐步擴大,鋁微通道換熱器作為蒸發器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研究。全鋁換熱器方面,目前7mm鋁圓管+鋁翅片型和微通道換熱器2條技術路線都在走,也已經小范圍開始應用,各地域客戶批量應用后,若大數據反饋沒有重大隱患,10年后取代銅鋁風換熱器存在可能性,希望行業引起足夠的重視。
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龍應用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程大勇博士
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龍應用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程大勇博士作題為《空調制冷設備中銅材料替代的風險分析》的報告。他介紹,空調制冷設備中銅材料主要是銅管和銅線兩大類,尤其是銅管為主。國內每年生產空調1.5億臺,每臺空調用銅管5-7公斤,加上空調安裝維修市場用銅管和出口,國內銅管產量大數在190萬噸左右,以目前銅價6萬元/噸計算,單臺空調用銅材約600元,是空調制造成本的最大單項材料。并得出如下結論:(1)銅與其它金屬材料的價差是空調制冷設備使用其它材料的最核心動力;(2)銅具有最優的導電導熱性能,使用其它金屬材料替代后產品能效和質量較難達到現有產品水平;(3)其它材料替代銅使得空調制冷設備在制造過程和使用過程中的泄露率明顯上升;(4)其他材料用戶接受度低、品牌價值存在風險;(5)其他材料供應鏈安全存在風險且全產業鏈能耗高。
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張石松
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張石松作題為《高性能銅鉻合金粉末開發及應用》的報告,他主要從高性能銅鉻系列合金的應用、設計方法、銅鉻合金粉末的制備技術以及霧化制粉影響因素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并得出結論如下:(一)銅鉻合金具有優良的導電導熱性能,與氣霧化快冷技術結合,能夠最大限度挖掘銅合金強度的潛力。使合金呈現出一系列與常規銅合金不同的組織和結構特征,為制備高強高導銅合金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二)對于高鉻含量的銅鉻合金,由于遠超其固溶度,其以氣、液兩相碰撞破碎的方式較為合適,但需要從坩堝、噴盤等方面進行改進,解決堵包、溫度高、氣體含量高等工業問題;(三)對于低鉻含量的銅鉻合金,理論上常規霧化制粉工藝均適合,但在電極制備過程需要考慮強度、導熱良好等問題,同時對于一些合金化要去較高的銅鉻合金,應當以真空感應氣霧化為主,或者原材料要預合金化充分;(四)對于易燒損、易反應的元素,在制備前應當充分考慮元素的收得率,選擇合適的溫度、工藝、坩堝,最大程度保證過程的穩定性。
寧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周煜
寧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周煜作題為《博威的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他介紹介紹了博威合金從1993年成立,到201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再到2019年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已打造“互聯共享、精準計算”的全球高端數字化制造企業的詳細歷程。為了敏捷響應全球各地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本土化協同服務,目前已經擁有九大生產基地,更好的服務全球客戶,業務包含板帶、棒材、線材、精密細絲和新能源版塊等五大單元。2022年上半年,盡管板帶、棒材、線材、精密細絲凈利潤有所下滑,但是由于新能源版塊的發力,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70.24%的增長。他還詳細介紹了公司2015年收購德國貝肯霍夫(bedra品牌)以來的轉變,通過資產收購和文化融合,博威實現了與德國貝肯霍夫企業技術協同、管理協同、渠道協同、品牌協同,提升了博威的技術、管理、渠道、品牌相關能力。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銅合金及制品部部長郁炎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銅合金及制品部部長郁炎博士作題為《銅合金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的報告,他介紹,銅及銅合金強度適中,具有良好的塑韌性、冷熱加工性能、耐海水腐蝕性能及防海生物污損性能等,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主要作為結構材料應用,少量作為導電類功能材料應用,主要應用領域有船舶、海洋油氣開采、海水淡化、海濱電站等。725所作為船舶領域銅合金主干材料篩選評價的牽頭單位,評選過程主要先經過應用部位分類、制定特征性能指標及級差、重大性篩選評價、確定綜合評價指標細則等一系列嚴格的過程,最終形成船舶領域銅合金主干牌號清單。并且詳細介紹了銅合金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發部羅金寶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發部羅金寶博士作題為《連接器用高性能銅合金棒線材料研究》的報告。他介紹,中國占全球連接器市場的31%,2021年連接器市場規模達1957億元。主要涵蓋汽車連接器、通信連接器、消費電子連接器、工業連接器和軌道交通連接器等。他表示,銅合金棒材在連接器行業應用廣泛,目前連接器用銅合金材料包括黃銅、磷青銅和鈹銅,以上三種合金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隨后他通過客戶對產品的需求、材料性能要求、解決思路三部分詳細介紹了高性能銅合金棒材的設計方法及解決思路。他介紹,未來連接器行業將向高頻高速、無線傳輸、智能化等方向發展,希望能找到抗拉強度、屈服強度≥1250Mpa的高強度銅合金、良好耐磨性能的銅合金以及能在高壓下工作,具有良好滅弧性能的銅合金。
安徽海亮銅業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周力行
安徽海亮銅業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周力行作題為《水平連鑄裂紋形成機理探究》的報告。他從水平連鑄工藝路線及設備情況出發,介紹了水平連鑄工藝常見的質量缺陷有縱裂紋、氣孔、偏心以及橫裂紋,并且詳細介紹了每種缺陷出現的時間點、形成原因以及出現的規律,對每種缺陷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式。并且針對以上缺陷,他提出了兩種解決思路:(一)通過有限元模擬出澆筑溫度、冷卻系統和牽引程序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液穴深度這個“橋梁”探索出澆注溫度、冷卻強度、牽引速度三者相互匹配的工藝制度;(二)積極開發更多模具的加工工藝,聯系供應商對模具材質以及模具尺寸進行更好的提升。(銅業部 胡亮)